返回 目录图标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

三问高考改革:教育模式被打破后学生该怎么学

发布时间::2025-04-02 阅读:

  

  福建晋江养正中学,高三学子们认真复习,向高考(课程)发起冲刺。CFP

  嘉宾:

  钟秉林委员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

  马敏委员 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张志勇代表 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

  大家好,我是小明。昨天我给上海的哥哥打电话时听说,刚上高一的侄子特别关心今年的两会进展。仔细一问才知道,原来这个“小不点儿”是关心高考改革呢。挂了电话,我马上上网查了一下,原来高考改革已经被网友顶成今年两会上的最热话题之一。趁着这股“热乎劲”,我们一起来唠唠,举国瞩目的高考改革到底给咱老百姓带来啥变化?中学、大学又该如何“接招”?

  2020 年9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规定,将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规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减少和规范考试加分、完善和规范自主招生等。12月,教育部出台《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作为两个重要配套政策文件,对高考改革进行了细化。

  “不分文理科”“考生总成绩由语数外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科成绩组成”“外语(课程)提供两次考试机会”……高考改革蓝图渐趋清晰。

  1问:高考变了,对中小学教学就会有影响。学生到底应该怎么学?

  钟秉林:高考“指挥棒”一动,中小学也需随着指挥棒“动”起来。众所周知,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是一项涉及面广、影响深远的深层次变革,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随着 “全科覆盖”“分类考察”“不分文理”“两次机会”“自选三门”等措施的推出,多年来一把尺子衡量人才的教育模式将被打破。

  “一把尺子”没了,中小学更要重视人才培养和教学管理改革的系统研究和顶层设计,因校而异地开展分层教学、分组学习、选课制和“走班”教学等改革尝试。

  此次招生制度改革的核心价值取向是科学选拔人才,促进教育公平。因此,中小学要践行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承认学生差异、尊重学生的选择权。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以教师、教材和课堂为中心的陈旧教学观必须摒弃。同时,面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体系改革,中学须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的倾向,重视发挥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师素质和改进教学效果的功能。

  马敏:高考改革是为了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考出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国家挑选出优秀人才。因此,围绕改革方向,中学应在培养方式、教学内容及方法上进行全面变革。高中课程要针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来开设,比如历史课,要培养学生梳理中国历史脉络、纵向思维以及进行不同文明比较的能力。

  高考“指挥棒”的转向将引导基础教育不再只注重“书面”,而是要从小进行能力培养,把应试性高考变成能力性高考,把知识点的考查变成对学生能力的全面考察。而在高考题型、内容设计上着重考察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比如语文,就不能考偏词、怪字,而是要更多地考察欣赏、分析语言的能力。

  2问:除语数外三门外,其他三门自选科目均为合格性和等级性考试,高考分数可能就拉不开了。大学将如何选学生?

  张志勇:高考政策的制定者形成了一个基本共识,就是考试小改,招生大改。但从目前高考改革的顶层制度设计来看,在考试制度改革方面付出了极大努力,但在招生制度改革方面,迈出的步伐实在太小。

  考试招生体制改革的核心,是调整政府、专业机构、高校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规范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考试机构、高校和社会监督机构在考试招生中的权力。政府部门应加强高校招生考试法律法规和基本政策建设、专业化考试服务体系建设等。考试机构要提供公共服务,收集、分析、发布高校招生章程和招生信息、组织学业水平考试等工作。社会则要加强政策评议、政策执行和高校考试招生行为的监督。

  但这其中,最重要的角色无疑是高校。现在看来,高校必须加强确定招生标准的能力,特别是科学确定考生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报考要求的能力;加强鉴定考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与报考专业之间关系的能力;加强利用国家统一考试、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等信息综合鉴别并科学选拔合格新生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加强保障招生工作公开、透明、公平、公正进行的能力。

  马敏:高考改革必然会引发高考成绩的扁平化。面对更难的选人挑战,高校还要做很多工作。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仅仅凭借语文、数学、英语(课程)很难完全考出学生真实的学习能力,自选的三门科目则成为考察学生的另一个重要依据。但这三门怎么选、怎么认定、高校还处于探索阶段。不管采用等级赋分还是其他方式,都将给高校的招生录取带来很大挑战。当下,我校招生办公室也在加紧研究制定相关规则,以便在未来的高考框架下选出“愿意进我们学校,我们也愿意要”的学生。

  3问:高考改革后,考试招生制度变了,大学也要随之做出相应调整。未来,大学的变化将体现在哪些方面?

  钟秉林:高校入学考试形式、内容以及招生录取机制的改革,将使未来的高校生源发生新的变化,必然对高校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带来深刻影响。我认为,高校首先要研究新生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结构的变化情况,根据自身的目标定位和社会需求,探索构建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比如,研究型院校要探索按学科门类、专业大类或专业群培养人才的宽口径模式;应用技术型院校和高职高专院校要加强产学合作和产教融合,探索面向行业和就业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其次,高校要结合专业特色和社会需求,平衡好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宽口径培养与职业能力养成的关系。最后,要构建科学的专业体系,建立和完善专业的准入和退出机制,根据生源和市场需求变化情况,适时调整和更新专业内涵。

  此外,高校还应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学校自身实际,适时开展学分制、短学期制和书院制,以及订单式培养、校企合作育人等多样化的改革尝试。

(本报记者 晋浩天 邓晖)

(光明日报)

  2025年高考交流群: 419101502 , 欢迎加群讨论,大家一起为高考生加油!

在线报名
姓名: *
年级: *
性别: *
年龄: *
地址: *
电话: *
专业: *
QQ:
 
  选择提交,视为您同意《隐私保障》条例
延伸阅读
  • 延安大学举行“改革开放与中国梦

    点击:257发布时间:2025-03-31

    12月15日晚,由党委宣传部和马列学院联合举办的“改革开放与中国梦暨纪念邓小平诞辰110周年”演讲比赛决赛在延安大学学生活动中心举行。

  • 重庆市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

    点击:95发布时间:2025-03-30

    3月12日下午,重庆市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14年年会暨实验教学改革研讨会,在重庆科技学院学术报告厅举行。重庆市教委高教处处长蒋后强,重庆市高

  • 湖北民族学院林学园艺学院启动教

    点击:231发布时间:2025-03-29

    为全面推进教育综合改革,稳固本科教学的中心地位,促进农林类各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和水平的不断提高,”” ””湖北民族学院”” ””林学园艺学院

  • 四川文理学院开展招生改革调研

    点击:71发布时间:2025-03-28

    为贯彻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精神,了解掌握社会、考生和家长面对招生改革动态,研判高校办学与社会需求和考生紧密结合,促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转型发

  •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召开学科建设与

    点击:94发布时间:2025-03-27

    4月28日下午,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科建设与科研管理改革工作推进会在枫林校区图书馆迎宾厅召开。副校长蒲守智主持会议并讲话。学科建设办公室、科研

  • 内蒙古医科大学入选国家卓越医生

    点击:210发布时间:2025-03-26

    近日,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关于批准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的通知》(教高函[2015]3号),内蒙古医科大学入选 “卓越

  • 中江职中2025年对口高考告捷

    点击:8发布时间:2025-03-26

    日前,中江职中传来喜讯,该校2015年对口高考单招上线录取人数118人。 据了解,此次对口高考共147名考生参加全省的高职单招考试,分别报考四川财经

  • 2025年江西省高考成绩分析评价工

    点击:176发布时间:2025-03-26

    5月6日下午,2015年江西省高考成绩分析评价工作推进会在南昌大学召开。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考试院党委书记刘润保出席会议并讲话,南昌大学校长

  • 玉林师范学院被确定为广西高等教

    点击:129发布时间:2025-03-25

    自治区教育厅《关于确定我区高等教育综合改革首批试点高校的通知》(桂教政法[2015]3号)按照分类指导、试点先行、示范引领的工作要求,经自治区教

  • 北京大学为高考生提供六种咨询方

    点击:132发布时间:2025-03-25

    新浪教育讯 北京大学校园开放日暨本科招生信息发布会于5月16日举行,北大北京招生组组长、2015年全国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许崇任老师,就北京大学相关

  • 上一新闻上一篇:青白江有单招培训班吗,青白江有哪些专科学校
  • 下一新闻下一篇:青白江有单招培训班吗吗,青白江中专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