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考志愿今天要说的第一句话是就是名牌大学同一学校同一专业在一个省就录取2到3位,有时最高分和最低分也有十多分的差距。一些主要招生的学校同一专业的分数相差20分以上也很正常。所以报志愿家长和孩子都不用很紧张,虽然夸张的说高考差一分差出一千人,但是不是这一千人都和你报考同一学校同一专业呀。所以报志愿的关键是自己的实力。不是什么填报志愿的技巧。
今天要说的第二句话是报好志愿的关键是对自己的正确认识。自己的个性,许多适应能力很强的同学在大学能够很快找到自己的目标和方向。中国科技大学28岁的美女博导方璐老师在大学一开始也存在不适应的情况甚至想换一个专业,但是最终她还是坚持下来,获取了属于自己的成功。我们的爸爸妈妈们想一想自己当年报大学的也许被分到一个自己从来就没有听说过的专业,我们不是都走过来了吗?所以我们不用在不可预知的未来前面困惑和犹豫,其实孩子成长的过程就是面临不确定的未来的过程。我们孩子的成长就是自己单独去面对并不确定的未来。
但是,不能因为我们可以迎接不确定的未来的挑战,在高考志愿的选择上我们就不分析自己的优势和略势。一般来说外向的孩子在团队中如鱼得水。可是内向的孩子在独立思考的专业也许会有非凡的表现许多内向的孩子的创造性是很强的。大家可能都知道爱迪生的故事,爱迪生在学校其实就是问题儿童。他太沉醉于自我的世界了。我们许多行业要求孩子具有不同的性格特点。比如数学专业,不是高中数学成绩很好,就一定适合学习数学。看到许多学生,特别是男孩子,数学成绩很不错,经常说要当一个数学家。可是当面对着自主招生数学试题,深一点的数学竞赛试题就一筹莫展。原因是他其实擅长的是做熟知的数学题,而不是擅长数学思维。在近年高校的自主招生数学试题中经常会出现迭代代数试题,原因就是迭代数学是高校数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它体现了高校对学生数学素养和思维能力的考察。虽然从高考大纲上看,这样的试题是超纲的。但是高水平大学选拔高水平人才,从学科思维的角度出题,考查学生思维方法,这样的引导并没有错。
自己明白自己的兴趣,特长,找一个适合自己发展的专业就会如鱼得水。我的一个学生,非常希望成为一名杰出的外科医生。我就和他谈外科医生的责任与使命,并且谈到学医的种种困难甚至连当今的求职困境和医患矛盾都分析了。她依然坚持自己的理想。最终考取了华中科技大学8年临床医学专业,我相信她一定会成为一位杰出的一生。因为她知道知己想要的。所以我们的家长老师要当学生高考志愿填报的参谋长的时候,就一定要理性的分析孩子想报考的专业学校有哪些优势,但也一定要充分考虑有那些困难。有自己的优势和专业的发展,有利的方面列出来,不利的方面也列出来。把好的结果说清楚想明白,也要把坏的结果说清楚想明白。然后再决定。许多家长经常问哪个学校,哪个专业就业好一些。其实,在一个综合决断的问题面前任何单一的指标都是没有用的。
今天要说的第三句话是报考志愿的实质就是找到和自己实力水平相当的学校。我经常讲上大学就像回家一样。那是一个属于自己的地方。不是自己的家,怎么也回不去。先分析自己的实力,在分析自己想去的学校。一般说来学生的成绩与年级排名就是学生实力的体现。高校的实力其实是明摆着的。比如在北京,北京师范大学理科的录取分数线往往比一本线高110分左右,文科要比一本线高出90左右。北大的理科文科都要要高出一本线150分以上。那么你历次考试中能超过学校划定的分数线多少分,就是你的实力。一般来说10分一个分数段,只要你在这个分数段上,报考一般来说不会有问题。许多家长担心高考孩子发挥超常和失常。高考发挥好了,志愿报低了,不就亏了吗?不然,学生在适合自己的大学里学业可能发展的更好。同一档次的学校其实在专业水平没有高低上下之分,就拿我自己学习的历史学来说吧。北京师范大学的历史学在全国都是很好的,但是和北京师范大学绝对不在同一档次的天津师范大学也有很强的师资。在世界中古史的研究上,天津师大的侯建新教授不但学问很好,而且讲课很吸引学生。许多学生不经意听到侯教授的课程开始了自己报考研究生的学术道路。北京师大和华东师大都是教育部重点院校,北京上海也各有千秋,就历史学本身来说不同的领域两个学校也各有千秋。比如学习中国近代文化,北京师范大学有非常强大的师资阵容;但是华东师范大学从上海社会习俗的演变来分析中国近代文化的发展,研究成果都是一流的。你根本就不能说谁第一谁第二。那种多大学,对学科简单的排名的方式都是不可取的。大家都知道,在同行之中,许多研究大家都是心下敬佩的。在学术研究上,只有异曲同工没有绝对的高低上下。所以高考考得好了,志愿看来报低了,也许是好是好事,不是坏事。大家都知道宁为鸡头不为牛后的道理。那要考试失常了呢?一般来说,因考试压力太大,失常的学生大概占0.5%。可是前面讲了,失常一个10分,20分的,其实并不影响高考的录取。大不了从最高分变成了最低分,还是哪个学校哪个专业。所谓的失常超过20分以上的,我会告诉你其实不是考试失常,而是实力不到。因为高考其实本身也是一种综合能力的考察。在压力下完成新情境新问题的解决就是一种能力。所以学生平时的考试分数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考试了解学生在学习上出现的问题。
最后说说在2020年以后全国都是平行志愿,都高考以后报志愿的背景下平行志愿的填报问题。平行志愿的填报,还是要选择好自己分数段的学校。不能不顾成绩,盲目冲高。比如我是一般情况下比一本线高70多分的北京理工科考生,应该说这个成绩是高中三年努力的结果是不错的。有8个平行志愿选择。怎么确定呢?先找一找近三年在北京高考录取中高于一本线70分左右的高校和专业。比如北京邮电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四川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等等。有北京的,也有外地的。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特点,看看自身情况想学哪个专业。把最想学的学校和专业放在前面就行了。当然在报志愿的时候考虑的综合因素很多。地域、气候、校园环境、当地物价都是可以考虑的。中国科技大学从北京搬到合肥以后,影响了一批高素质生源的进入,可是也有许多农村的优秀学生选择中国科技大学,因为合肥的物价便宜。所以至今中国科技大学依然是我国学风最好的高校之一。笔者当年高考的时候,父亲就极力推荐重庆和成都的院校,原因是学校食堂菜价便宜。所以平行志愿实行以后,并不是盲目的让所有的学生都冲一下更好的学校,而是在同一档次的学校中让更多的的学生理性的规划自己的学业。同一水平的学校,同样水平的专业,这时学生的选择也许就是投奔名师,直接考虑到自己考研的问题,直接考虑到自己的学术发展问题。这是平时志愿带来的高校教师从学术发展角度最愿意看到的事情。
好了,先谈到这里,从明天开始一个新的系列话题王宗琦点评高校专业系列。